网站首页>业内新闻>连坛纵横
谈艺录 | 韩硕:关于连环画的记忆
上海中国画院   2018-08-14 13:32:25

编者:“ 书的记忆 —— 韩硕、张培成、施大畏连环画插图作品展 ” 还剩最后一周的展期,近一月来,观者络绎不绝,反响热烈;能得到如此众多美术爱好者的响应和支持,我们感到由衷欣慰;说明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 “小人书” 并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它们依然散发着寄情于图、寓教于乐的独特艺术魅力。而关于连环画,本次展览的三位作者之一——韩硕先生,也有一些话要说。

我 的第一本连环画创作于1963年,当时我18岁,是和我的小哥韩伍合作的。说是合作,其实是哥哥在扶着我走路,比起他自己一个人画,要辛苦许多。

我的第一幅插图发表在《少年文艺》上,应该也在那个时期,是我的二哥韩敏让我尝试练笔,当然最后也是由他修改完成的。记得画稿送出后,我特别期待发表,几乎天天要去邮局看看刊物有没有上市。

01a.jpg

韩硕正在进行连环画创作(摄于上世纪70年代)

02a.jpg

韩硕(右)在写生途中与当地牧民少年合影(摄于80年代)

从那时起至今五十多年了,我一直坚持自己热爱的绘画艺术。回望时我由衷感到:如果不是真切地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当时,创作整本连环画、插图、大幅的中国画都在业余时间完成,于是我们过着白天上班、晚上通宵达旦地创作、第二天又去上班的生活,周而复始,既没有稿酬,也不能署名。但这一切完全无关紧要,唯一让人牵肠挂肚、激动不已、热血沸腾的就是画画及其整个过程。

a-1.jpg

《岳云和关铃》 韩硕绘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6月

b-1.jpg

《草莓》 韩硕绘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7年2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历史原因,我结识了一大批专业和业余的画家,从此改变了单枪匹马的状况。我在绘画创作上取得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那个时期开始建立起来的画画朋友圈,得益于和大畏、培成的愉快合作。

在这个朋友圈里,大家讨论艺术、实话实说、相互提建议,始终洋溢着真挚的艺术探究与批评气氛。这样的环境令我受益一生。我为拥有它一直觉得欣慰、感恩。

c-1.jpg

《好老师》 韩硕、施大畏绘 1984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a-2.jpg

《古代寓言系列》 韩硕绘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年3月

说到连环画,有一件事情,令我们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连环画出版的滑坡尤其印象深刻。当时,我和大畏、培成、广力四人各接了一本连环画创作任务。这四本连环画为一套,根据长篇小说《海啸》改编。由于我的拖拉,当他们三人完稿时,我还刚准备开工,结果因此遇上突如其来的连环画在全国范围里大滑坡现象,出版社紧急下马选题,书没能出版。让他们白辛苦一场,实在汗颜!为此他们仨没少声讨我。连环画怎么就消失了呢?这多少是件让人遗憾的事。

在我看来,连环画创作很能锻炼一个画者。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它是训练构图、透视、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等方面很有效的手段,我认为,培养创作能力的最佳方案之一就是写生 + 连环画 + 创作。

03a.jpg

04a.jpg


05a.jpg

《聊斋组画》 韩硕 2006年作

为这次画展整理出版物原稿时,才发现真正在自己手里的稿件不足一成,自认为有代表性的一些手稿已经遗失或者易主。现在只能收集整理出这些,以此记录连环画、插图创作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记忆,以及我们内心永不改变的深厚的艺术情结。


上一条:一幅幅壁画堪称古人生活“连环画    下一条:谈艺录 | 施大畏:我与“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