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ading time
 ● 钢炼同人
 ● 青黛砂
 ● 花道
 ● 月光
 ● 小鸟同志
 ● VR
 ●
 ● 涂鸦-3
 ● JICK

你对动漫的看法是?


一无是处
小孩子看的玩意儿
可表现各种内容的载体



她就是东京

——作者:涉雪之狐

  《东京爱情故事》,在我看了它的电视剧后,很难相信这就是以打败了“任天堂游戏机”而名列当年度日本十大流行 榜首的同名日式漫画改编而成的产物。一度我以为这又是庸俗的“琼瑶式爱情”肥皂剧在现今社会的胜利。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漫画的原著。于是,我惊诧而且惶恐了。

  如果说电视剧是在讲述几对情侣的爱情故事,那么漫画只描写了一个人,那就是赤名利香。漫画中的赤名利香决不是电视剧里铃木保奈美演绎的清纯可人的少女。真正的她应该快有三十岁了吧。已不是可以将其冲动的、有时近乎歇斯底里的性格表现归于“少女的活泼”的类型了。而且电视剧里完全抹煞了漫画里她生活放荡的一面。在她 认识宗尾完治之前,她与她的课长(一个婚姻破裂的中年男人)已经有了非常暧昧的关系,而后她与宗尾完治发生了矛盾,精神郁闷的时候,居然勾引赤尾完治的好友(剧中由江口洋介饰演的三岛?)。在漫画里,她决不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女人,而是一个相当“另类”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我看到漫画时,是十七岁,刚刚是电视剧在江城第一次播放完毕后的第二个月。我非常喜爱电视剧中的赤名利香,她的美貌(这是第一位的,其实是铃木保奈美的美貌),她的活泼,她的痴情都让我着迷。(虽然我认为这部电视剧档次不高)但当我看到漫画中的赤名利香时,所有的印象都粉碎了。我惊诧得有些愤恨了,愤恨漫画的作者,为什么会把利香描写成这样的人?这样的漫画为什么会受到欢迎?

  但我不知怎么,总也忘不了这样的一个莉香。总也忘不了在漫画的末尾,宗尾完治站在东京塔上,对着灯火辉煌的都市夜景,说的一句话:“她就是东京。”
对于当时还只是十七岁的我,无法了解漫画里的社会。可我已感到一丝丝的惶恐莫名。《东京爱情故事》到底是在说些什么呢?

  而后几年,我的阅历逐渐增长,似乎有些明白了,但仍然只是一些懵懵懂懂的意念若有若无的在脑中游荡,只到在《读书》里看到一篇文学的评论,才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评论的是:
绵绵的《糖》 卫慧的《上海宝贝》

  我知道了该以什么角度切入这部漫画的核心,并且我何以在这样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无法理解这部漫画的原因。

  《糖》和《上海宝贝》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对一种社会中特殊人群生活状态的客观的,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描述。我们应该从中认识到,无论我们对《糖》中底层青年或《上海宝贝》中白领阶层的颓废放荡的生活态度与行事方式有多么的反感,可我们无法否认,这种人群、这种生活确实在现实中存在。就某种层面来看,《糖》和《上海宝贝》算得上社会的纪实。而《东京爱情故事》也可以归于这一类。
漫画中的赤名利香,她的性格是通过一个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事件体现,并通过其他角色的总结解说了出来。但最开始的总结是表象的、片面的,真正的内在的东西是逐层逐层的展现,最后由读者自己体味出来的。一开始她酒后的歇斯底里式的狂放,使三岛认为她是个冲动的人。但她在工作上的冷静细致推翻了这一观点,这说明她只是在感情上无法自控。这似乎就可以证明她是个放荡的、水性杨花的女人,而事实好像也是如此:她与公司的课长有那么一腿。但她在爱上宗尾完治后,却立刻与课长一刀两段,干干净净。而且她女性中温柔细腻的一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她那火山爆发般的热情也只是针对了宗尾完治一人。似乎作者又把她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女人。但紧接着,她在精神郁闷时,却去勾引了以朋友身份来安慰她的三岛。她就像一个百变精灵,让人完全不能了解她在想些什么,要求些什么。课长评价她的这种性格:她不爱则以,爱起来就像一团火,一座山,如果不能承受这种爱,就会变得痛苦。

  课长已经相当了解利香了。感情丰富细腻而导致孤独,所以在爱上某人时,会将全部的情感都倾泻出来,全身心的投入,去经营自己的爱情。但有一点是课长没有意识到的,利香喷薄欲出的感情不仅仅来自她自身丰富细腻的感性,如果联系现在的社会情状,我们自己可以感受到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荒漠带的存在。赤名利香显然也能感受到那荒漠带的凄凉,她情感的倾泻也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压抑后的反弹。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可以说是以赤名利香来诠释了现代人的一种情感生活状态。

  但这并没有完,作者没有把赤名利香解说到这个阶段。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课长没有说,或者是他下意识回避的。赤名利香在爱上宗尾完治前,曾与他保持一段时间的暧昧关系,还有她后来勾引三岛的行为。这些事不能被课长的话解释。从她对宗尾完治的态度,说明利香并不爱课长和三岛。但她却可以以一种近乎随便的态度与他们上床(与三岛是上床未遂)。这就很成问题了。表明作者在赤名利香身上还赋予了另外的意义。

  赤名利香不爱这两个人,却可以轻易的与这两个人到达实质性的阶段。只能说明,利香这个人把“爱情”和“性”这两个事物分离了。没有爱情,并不影响她对“性”的需要,或许有一部分原因是她通过“性”来结交男人,满足她对感情暂时的渴求。但这显然与传统背离。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日本对这种人的审判和中国一样严厉。而在漫画里,作者却并没有对赤名利香作道德上的评断。而是客观的叙述。我认为作者是以现实中发生的类似事件中的人物为原型创造了赤名利香,而且现实中赤名利香式的人群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作者只是在她们中间提炼出了“赤名利香”这个典型,来客观描述这个人群。由于赤名利香式的人物,她们的生活理念在日本传统中找不到根源,所以我们能够推断这是由在日本现代社会中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新一代女性(未婚阶段),或者按女权主义者的说法,可以把她们称作“觉醒的女性”,我通过对其他有关资料的了解也证实了这种推断。
由于这一类女性绝大多数生活在大都市,而且她们的生活理念有被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的趋势,并足以成为日本未婚女性的主流人群,于是作者在书的末尾点出了真正的主题:
“她就是东京。”

  应该说明的是,《东京爱情故事》的赤名利香与《糖》、《上海宝贝》的主人公并没有可比性。《糖》和《上海宝贝》的人物是真正的另类人群,他们所背离的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生活,而且他们绝没有希望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但《东京爱情故事》的赤名利香,所背离的是社会对女性生活传统的规范,而这种背离的肇因是现代紧张激烈的生活方式与西方女权思想对当今女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社会开放进步后产生的必然结果。《东京爱情故事》在日本之所以受到欢迎,不能不说是它直面了社会现实的原因。

  我原来之所以无法了解这样一部漫画,是因为我的年龄限制了我思考的范围,还有阅历的问题,即使到现在我也认为《东京爱情故事》是一部针对三十岁以上的人群的漫画,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对这部漫画有比较深刻的,全面的领会,而现在的我,解说这部漫画依然感到艰难。由于我对他人隐私的回避,我不知道中国现在这一类型的女性是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依据我对中国和日本社会进程的了解,第一代大概在二十岁左右的人群里吧。